3KV高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需严格遵循电气安全与工艺标准,核心流程及密封要求如下:
一、制作前准备
环境要求
避免在雨天、雾天或大风天施工,平均气温低于0℃时需预先加热电缆。
施工区域需干燥清洁,操作人员需保持手部、工具及材料清洁,严禁吸烟。
材料检查
核对电缆附件规格是否与电缆匹配,检查部件是否齐全、包装是否密封、出厂日期是否有效。
准备冷缩管、热缩管、填充胶、恒力弹簧、接地线、密封胶等材料。
电缆校直与清洁
将待制作的电缆校直,确保无弯曲或扭曲。
用干净布料擦拭电缆表面,去除灰尘、油污和杂质。
二、核心制作流程
剥除外护套
步骤:沿电缆轴向剥除外护套,预留钢铠30mm、内护套10mm,以便后续固定。
注意:使用专用剥皮工具,避免损伤铜屏蔽层;钢铠剥除后需用砂纸打磨毛刺。
钢铠与内护套处理
钢铠固定:用恒力弹簧将钢铠暂时固定,防止锯切时松脱。
内护套剥除:露出铜屏蔽层,注意保护色相标识线,防止划伤铜屏蔽层。
接地线安装
钢铠接地线:将钢铠接地线用大恒力弹簧固定在钢铠上,预留15-25mm线头,绕恒力弹簧一圈后反折固定。
屏蔽层接地线:去除铜屏蔽层氧化物,涂上焊锡;将接地扁铜线分三股,与铜屏蔽层绑紧后焊牢,确保屏蔽层与钢铠接地线分开并绝缘处理。
铜屏蔽层处理
断口标记: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,测量铜屏蔽层切断位置,用焊锡焊牢防止松散。
剥离操作: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,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,慢慢撕下铜屏蔽带,最后解掉铜丝。
半导电层剥除
断口定位:在离铜屏蔽层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,内侧包胶带标记。
剥离方法:在断口处轴向切割2-3条竖痕至电缆末端,从末端撕下半导电层;切割时若主绝缘上产生划痕,需用细砂纸打磨至光滑。
电缆末端倒角与清洁
倒角处理:电缆末端倒角,方便填充填料并提高防潮效果。
清洁主绝缘:使用配套清洁剂(无清洁剂时用酒精或丙酮)从电缆终端根部至末端擦拭,方向单一,避免反复。
填充填料与安装分支手套
填充填料:按图纸要求填充填料,做到防水防潮,防止空气进入;填充时需将铜屏蔽接地软铜线包裹在内。
安装分支手套:用填料包平外护套与分支手套内部的空隙,在分支手套口处涂抹密封胶,热缩(或冷缩)分支手套,注意朝向一个方向,手套内部不能留有空气。
安装绝缘套管与接线端子
截断引线:按预留长度截掉多余引线,压接端子前确定螺丝方向,避免扭曲电缆。
处理毛刺:压接后处理毛刺,用酒精或丙酮清理端子与主绝缘处,用填料填充间隙。
热缩管安装:套绝缘热缩管,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,最后一根热缩管需套住接线端子压接部分(接触面留出)。
三、密封与防潮关键要求
材料适配性
密封材料需与电缆外护套兼容,如环氧树脂密封胶对金属、橡胶粘结力强,且具备防老化、绝缘、防水性能。
自粘性橡胶带仅适用于橡塑绝缘电缆,需绕包两层黑色聚氯乙烯带作为保护层。
结构密封设计
环氧树脂密封:利用环氧树脂与铅(铝)包及接线端子的粘结力实现密封,关键在于粘结面处理(如铅包需清洁并粗糙化)。
热收缩预制件密封:通过加热使预制件收缩,配套密封剂填充气隙,形成紧密粘结;需选择内壁涂有热熔胶的预制件,或施工时涂刷热熔胶。
冷收缩预制件密封:需事先在密封部位绕包密封胶,再套上冷缩管并抽去螺旋支撑;但冷缩管机械强度较差,需避免利器划伤。
机械保护与施工规范
接头位置需搭砌保护槽或装设水泥保护盒,防止外力破坏。
热(冷)收缩预制件施工时,需避免利器划伤,以免绝缘与密封失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