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kV电缆防鼠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,尤其在野外、变电站或地下管廊等鼠害频发区域。老鼠啃咬电缆外护套可能导致绝缘破坏、短路甚至火灾,需从物理防护、化学驱避、环境管理和定期维护等多方面综合防控。以下是具体防鼠方法及实施要点:
一、物理防护:阻断鼠类接触
电缆护套材料升级
适用场景:野外直埋电缆或鼠害严重区域,铠装层可有效抵御鼠类撕咬。
示例:防鼠型交联聚乙烯电缆(如YJV-FR),外护套厚度≥4.5mm,添加0.5%-1%的辣椒素。
选用防鼠型护套:在电缆外护套中添加防鼠剂(如辣椒素、苦味剂)或金属纤维(如不锈钢丝),使鼠类啃咬时产生不适感。
金属铠装层:在电缆外层包裹钢带或钢丝铠装(如ST2型钢带),厚度≥0.2mm,增加啃咬难度。
管道/桥架封闭
示例:在变电站电缆夹层中,使用封闭式桥架并加装防鼠网(孔径≤10mm),防止鼠类进入。
施工要点:管道弯曲半径≥15倍电缆直径,避免电缆在弯道处被鼠类挤压。
金属管道敷设:将电缆穿入镀锌钢管或玻璃钢管道,管道连接处用防火泥密封,缝隙≤5mm。
封闭式桥架:采用带盖板的钢制桥架(厚度≥2mm),盖板与侧板用螺栓紧固,缝隙用硅胶密封条填充。
防鼠挡板与陷阱
布置原则:沿电缆走向每20m设置一处,重点区域(如变电站)加密至每10m一处。
电缆入口挡板:在电缆穿墙或楼板处安装金属挡板(厚度≥3mm),挡板边缘打磨光滑,防止鼠类攀爬。
捕鼠器/粘鼠板:在电缆通道周边布置捕鼠器(如电子捕鼠器)或粘鼠板,定期检查并清理捕获的鼠类。
二、化学驱避:利用气味或味道驱鼠
防鼠涂料/药剂
注意事项:避免在潮湿环境喷洒,防止药剂稀释失效。
施工要点:涂刷前清理电缆表面油污,干燥后形成光滑膜层,减少鼠类附着。
防鼠涂料:在电缆外护套表面涂刷含辣椒素或薄荷油的防鼠涂料(如DR-M型),涂层厚度≥0.5mm,有效期≥3年。
驱鼠剂喷洒:在电缆通道周边喷洒含天然植物提取物(如桉树油、柠檬烯)的驱鼠剂,每季度喷洒一次。
超声波驱鼠器
示例:在110kV变电站电缆沟中,每50m安装一台超声波驱鼠器,24小时连续运行。
工作原理:发射20-55kHz超声波,干扰鼠类听觉系统,迫使其逃离。
安装要求:驱鼠器功率≥5W,有效范围≥50m²,安装在电缆通道上方1.5m处。
三、环境管理:减少鼠类栖息条件
清洁与封堵
标准:封堵材料需填充密实,表面与墙体平齐,无裂缝。
定期清理:清除电缆通道周边的杂草、垃圾和食物残渣,减少鼠类食物来源。
孔洞封堵:用发泡胶、水泥或防火泥封堵电缆通道周边的孔洞(直径>10mm),防止鼠类钻入。
生态控制
放置捕食者:在电缆区域周边饲养猫或狗,利用天敌威慑鼠类。
调整光照:在电缆通道周边安装LED照明灯(亮度≥300lux),夜间持续照明,干扰鼠类活动。
四、定期检查与维护
电缆外观检查
周期:每月用目视检查电缆外护套是否有啃咬痕迹、破损或变形。
工具:使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电缆接头,温度异常点(≥80℃)可能暗示内部损伤。
记录:建立电缆巡检台账,记录啃咬位置、程度及处理措施。
防鼠设施维护
挡板/桥架检查:每季度检查防鼠挡板是否松动、桥架盖板是否密封严密。
驱鼠设备测试:每半年测试超声波驱鼠器工作状态,确保发射频率正常。
药剂更换:防鼠涂料有效期满后重新涂刷,驱鼠剂按说明书定期补充。
五、特殊场景防鼠措施
野外直埋电缆
深度要求:电缆埋深≥0.7m,底部铺100mm厚细沙,上部覆盖砖块或水泥板。
标记带:在电缆上方300mm处敷设塑料标记带,带面印有“高压电缆”字样,警示挖掘作业。
示例:在农田或山区敷设15kV电缆时,采用钢带铠装+防鼠护套结构,埋深0.8m。
变电站电缆沟
沟盖板加固:使用钢筋混凝土盖板(厚度≥100mm),盖板与沟壁间隙用沥青麻丝填充。
排水设计:电缆沟底部设排水坡度(≥0.5%),防止积水滋生蚊虫吸引鼠类。
示例:在220kV变电站电缆沟中,每隔10m设置一道防火隔断,隔断上安装防鼠网。
六、应急处理流程
发现鼠害:立即隔离受损电缆段,悬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。
临时修复:用绝缘胶带包裹啃咬部位,外层缠绕防鼠带(如SFB-TY型)。
永久修复:截除受损段,重新制作电缆接头,并加强该区域防鼠措施。
事后分析:调查鼠害原因(如封堵不严、环境杂乱),优化防鼠方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