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!
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
咨询热线

0550-7305800

热门关键词:

技术支持

联系我们
  • 电 话:0550-7305800
  • 手机:13955040807
  • 邮 箱:827949989@qq.com
  • 地 址:安徽省天长市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四路29号
技术支持
35kV电缆导体连接松动咋紧固?

35kV电缆导体连接松动可能导致接触电阻增大、局部过热甚至绝缘击穿,需通过规范操作确保紧固质量。以下是分步骤的紧固方案及注意事项:

一、紧固前准备

  1. 安全措施

    • 停电验电:切断电缆两端电源,使用2500V验电器验证无电,并悬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。

    • 接地保护:在电缆两端装设接地线,防止感应电或误送电。

    • 个人防护:穿戴绝缘手套(耐压等级≥35kV)、防护眼镜、防电弧面罩及绝缘鞋。

  2. 工具与材料准备

    • 工具:力矩扳手(带扭矩刻度)、液压压接钳(适用于大截面电缆)、游标卡尺、红外测温仪。

    • 材料:导电膏(如德力西DG-3型)、无尘布、酒精、砂纸(800目)。

    • 备件:同规格电缆接头、压接管(若原接头损坏)。

  3. 松动原因诊断

    • 接触不良:螺栓未拧紧、压接管变形。

    • 热胀冷缩:长期运行后导体与接头间隙增大。

    • 机械振动:电缆敷设路径振动导致连接松动。

    • 氧化腐蚀:接头表面氧化层增厚。

二、紧固操作步骤

1. 螺栓连接接头紧固

  • 步骤

    • 用微欧计测量接头接触电阻,应≤5μΩ(同截面新接头标准)。

    • 按对角线顺序分两次拧紧螺栓:

    • 使用力矩扳手验证扭矩,记录最终值。

    • 第一次拧紧至额定扭矩的50%(如25N·m)。

    • 第二次拧紧至额定扭矩(如50N·m),误差≤±5%。

    • 用砂纸打磨接头接触面至金属光泽,去除氧化层。

    • 用酒精和无尘布清洁接触面,涂抹薄层导电膏(厚度≤0.1mm)。

    • 记录螺栓初始扭矩值(如M12螺栓原扭矩为50N·m)。

    • 拆卸螺栓,检查螺纹是否磨损、弹簧垫片是否失效。

      1. 拆卸检查

      2. 表面处理

      3. 重新安装

      4. 接触电阻测试

    • 案例:某变电站35kV电缆接头因螺栓松动导致接触电阻达20μΩ,紧固后降至3μΩ,温升从45℃降至28℃。

    2. 压接管连接接头紧固

    • 步骤

      • 用热缩套管(耐压等级≥35kV)包裹压接管,加热收缩至紧密贴合。

      • 涂抹硅脂润滑剂,防止套管与绝缘层粘连。

      • 切除原压接管,剥除电缆导体绝缘层(长度≥压接管长度+10mm)。

      • 选用液压压接钳,按厂家推荐压力(如120MPa)分三次压接:

      • 压接后管体无变形,导体伸出长度≤2mm。

      • 第一次压接:压接钳开口至管径的70%。

      • 第二次压接:压接钳开口至管径的50%。

      • 第三次压接:压接钳开口至管径的30%。

      • 用游标卡尺测量压接管外径,应符合标准(如35kV/300mm²电缆压接管外径≤22mm)。

      • 检查压接痕迹是否均匀,无裂纹或毛刺。

        1. 压接质量检查

        2. 重新压接(若需)

        3. 绝缘恢复

      • 案例:某风电场35kV电缆压接管因压接不足导致局部放电达150pC,重新压接后放电量降至5pC。

      三、紧固后验证

      1. 红外测温

        • 方法:在电缆带载运行后(电流≥50%额定值),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接头温度。

        • 标准:接头温度应≤环境温度+15℃(如环境30℃时,接头≤45℃)。

        • 案例:某化工厂电缆接头紧固后温升从50℃降至32℃,符合运行要求。

      2. 局部放电检测

        • 方法:使用高频电流互感器(HFCT)或特高频传感器(UHF)检测接头局部放电。

        • 标准:放电量≤10pC(35kV电缆)。

        • 案例:某变电站电缆接头紧固后局部放电量从80pC降至3pC,通过验收。

      3. 直流电阻测试

        • 方法:用双臂电桥测量接头直流电阻,与同长度电缆导体电阻比较。

        • 标准:接头电阻与导体电阻比值≤1.2。

        • 案例:某电缆接头紧固后电阻比值从1.5降至1.05,符合标准。

      四、预防措施

      1. 定期巡检

        • 周期:每季度检查接头螺栓扭矩,每年进行红外测温。

        • 记录:建立接头档案,记录扭矩值、温度、局部放电量等数据。

      2. 振动隔离

        • 方法:在电缆敷设路径中加装减震垫(如橡胶垫),减少机械振动影响。

        • 标准:减震垫压缩量≤10mm,承载力≥电缆重量。

      3. 环境控制

        • 防潮:在电缆接头处加装防雨罩或密封盒,防止水分侵入。

        • 防腐:对户外接头涂抹防锈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),厚度≥80μm。

      五、常见问题处理

      1. 螺栓滑丝

        • 处理:更换高强度螺栓(如8.8级),并加大垫片直径(如M12螺栓配24mm垫片)。

      2. 压接管开裂

        • 处理:切除开裂段,重新选用更大规格压接管(如原管径20mm,更换为22mm)。

      3. 导电膏干燥

        • 处理:清除旧导电膏,重新涂抹含银导电膏(如道康宁MOLYKOTE 44),确保接触面湿润。


      浏览:
      上一篇:
      下一篇: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测试
      相关内容:交联电力电缆  
  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