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!
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
咨询热线

0550-7305800

热门关键词:

技术支持

联系我们
  • 电 话:0550-7305800
  • 手机:13955040807
  • 邮 箱:827949989@qq.com
  • 地 址:安徽省天长市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四路29号
技术支持
屏蔽层对不同频率信号屏蔽效果?

屏蔽层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屏蔽效果差异显著,高频段(>1MHz)主要依赖材料导电性及结构优化,低频段(<1MHz)则依赖材料导磁性及厚度,需根据频段特性选择屏蔽方案。以下是对屏蔽层对不同频率信号屏蔽效果的详细分析:

一、高频信号(>1MHz)的屏蔽效果

  1. 材料导电性:高频信号下,屏蔽层的导电性成为关键因素。铜等低电阻率材料通过涡流效应实现屏蔽,反射损耗是主要机理。铜箔或铜带屏蔽采用全封闭覆盖(如螺旋绕包或纵包),高频段屏蔽效率可达99%以上,有效阻断电磁泄漏。

  2. 结构优化:双层屏蔽设计(内层金属箔抑制内部串扰,外层编织或铠装阻挡外部干扰)在高频段(10MHz-1GHz)屏蔽效能显著提升,可比单层屏蔽提升20-40dB。

  3. 趋肤效应:高频信号在导体中传播时,电流集中在导体表面,趋肤效应显著。屏蔽层厚度需至少达到趋肤深度,以增强吸收损耗。例如,铜屏蔽体厚度每增加一个趋肤深度,吸收损耗增加9dB。

二、低频信号(<1MHz)的屏蔽效果

  1. 材料导磁性:低频信号下,屏蔽层的导磁性成为关键因素。高导磁率材料(如坡莫合金)通过限制磁力线在屏蔽体内部,防止其扩散到屏蔽空间,实现有效的磁场屏蔽。

  2. 厚度影响:低频信号波长长,穿透能力强,屏蔽层需足够厚度以增强吸收损耗。屏蔽体厚度每增加一个趋肤深度,吸收损耗增加9dB。

  3. 接地要求:低频场景下单端接地即可满足电场防护需求,但需确保接地电阻低(如≤4Ω),以避免形成干扰源。

三、不同屏蔽结构的频率适应性

  1. 铜丝编织屏蔽:编织间隙易导致高频信号泄漏,通常适用于低频场景(<1MHz)。但在双层屏蔽结构中,内层铜丝编织与外层铜箔叠加可兼顾柔性与高频性能。

  2. 实心铜屏蔽层:屏蔽效果随频率升高而不断增加,适用于高频及宽频带应用。

  3. 钢铠状屏蔽层:螺旋式缠绕的钢铠状屏蔽层在频率超过1MHz时屏蔽效果逐渐变差;轴向包裹的钢铠状屏蔽层效果略好,但仍不适用于高频场景。

四、关键性能参数与频率的关系

  1. 屏蔽效能(SE):定义为有/无屏蔽层时空间场强比值。高频段(>10MHz)双层屏蔽可比单层提升20-40dB;单层铜丝屏蔽适用频率上限约100kHz,而铜箔或双层屏蔽可扩展至6GHz(如射频通信电缆)。

  2. 转移阻抗(ZT):转移阻抗越低,高频抗干扰能力越强。铜箔屏蔽电缆的ZT值普遍低于铜丝编织电缆。


浏览:
上一篇:
下一篇: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测试
相关内容:屏蔽电缆  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