铠装层更换需重点关注材料匹配、工艺规范、连接质量及环境控制四大核心环节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材料选择与匹配
铠装类型匹配
钢带铠装:适用于直埋或受机械应力较大的场合,需确保钢带厚度、宽度符合标准(如YJV22-8.7/15kV电缆采用两层镀锌钢带反向绕包,间隙≤带宽50%)。
钢丝铠装:适用于架空或长距离敷设,需检查钢丝直径、螺距是否与原电缆一致。
铝带铠装:适用于对重量敏感或需高散热的场合,需验证热导率(铝的热导率约200-240 W/m·K)是否满足需求。
根据电缆电压等级、敷设环境(如直埋、架空、潮湿)选择铠装材料:
防腐与阻燃要求
铠装层表面需涂覆防腐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),并符合阻燃标准(如MT/T 1117)。
在爆炸危险场所,铠装层需与设备外壳保持等电位连接,防止静电积累。
二、工艺规范与操作要点
铠装层拆除
切割工具选择:使用专用电缆剪或砂轮切割机,避免损伤内部导体或绝缘层。
分层剥离:先剥离外护套,再逐层拆除铠装层,保留足够长度(如两端铠装断开处距离保持800-1320mm)以便后续连接。
新铠装层安装
钢带续接需采用焊接或搭接,搭接长度≥带宽20%,且同一层接头位置错开≥300mm。
钢丝铠装需按原螺距顺序恢复,使用整形钳确保缠绕紧密、断点均匀分布。
绕包工艺:
间隙控制:铠装层最大间隙≤钢带宽度50%,上下两层钢带搭盖≥25%。
连接与固定
压接工艺:使用专用压接工具,确保连接牢固,压接后打磨光滑接续管。
螺栓紧固:螺栓需镀锌或采用不锈钢材质,拧紧扭矩符合标准(如10-15 N·m)。
接地处理:铠装层需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,接地电阻≤10Ω(依据GB 50169)。
三、质量检验与验收
外观检查
铠装层表面应平整,无毛刺、尖角或翘起,接头处无锈蚀、裂纹。
电缆外径均匀,更换后外径偏差≤±2mm。
电气性能测试
直流耐压试验:对电缆施加15kV电压持续1分钟,无击穿或闪络。
绝缘电阻测试: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,≥100MΩ(依据GB/T 19468.2)。
接触电阻测试:连接处电阻≤50μΩ(依据IEC标准)。
机械性能测试
对电缆施加拉力(如500N)持续1分钟,铠装层无松动或断裂。
模拟振动试验(频率10-55Hz,振幅1.5mm),验证长期运行可靠性。
四、环境与安全控制
施工环境要求
温度、湿度适宜,避免在高温、低温或潮湿环境中操作。
通风良好,防止溶剂挥发物积聚(如涂刷防锈漆时)。
安全防护措施
井下作业需检测瓦斯浓度(≤0.5%),使用防爆工具(如防爆砂纸机、铜制丝刷)。
施工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,防止金属屑或化学物质伤害。
五、特殊场景处理
锈蚀铠装层更换
轻度锈蚀:用不锈钢丝刷打磨至金属本色,涂覆阻燃防锈漆,再缠绕阻燃自粘胶带。
重度锈蚀:截除锈蚀段,更换新光缆并使用阻燃接头盒重新接续,确保熔接损耗≤0.1dB(单模)。
多芯电缆处理
三芯电缆终端处铠装层需可靠接地,接地点位于零序电流互感器下方时,接地线直接连接接地网;接地点在上方时,需反向穿过互感器后接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