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电缆的耐候性测试旨在评估其在自然气候环境(如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、风雨等)长期作用下的性能变化,确保其在实际户外或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。以下是常见的扁电缆耐候性测试方法:
自然暴露试验
试验原理
将扁电缆样品直接暴露在自然气候环境中,使其经历真实的气候变化,通过定期检测样品的性能变化来评估其耐候性。这种方法能真实反映扁电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老化情况,但试验周期长,受地理、季节等因素影响大。试验场地选择
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暴露试验场,如热带、温带、寒带等不同气候区域,以模拟扁电缆可能面临的各种气候条件。例如,海南三亚可作为热带气候的试验场地,黑龙江漠河可作为寒带气候的试验场地。样品安装
将扁电缆样品以与实际使用相似的状态安装在试验场地的支架上,确保样品之间有足够的间距,避免相互遮挡和干扰。同时,要记录样品的安装时间、位置、朝向等信息。检测项目与周期
定期(如每3个月、6个月或1年)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、电气性能测试(如绝缘电阻、耐压强度等)、机械性能测试(如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等)。外观检查主要观察电缆表面是否有裂纹、变色、粉化等现象;电气性能测试可检测电缆的绝缘性能是否下降;机械性能测试可评估电缆的力学性能是否受到影响。
人工加速老化试验
氙弧灯老化试验
试验原理
氙弧灯能模拟太阳光的光谱分布,通过控制光照强度、温度、湿度等参数,在较短时间内对扁电缆进行加速老化,以预测其在自然环境中的耐候性。试验设备
氙弧灯老化试验箱,该设备配备氙弧灯光源、辐射计、温度控制系统、湿度控制系统等。辐射计用于测量光照强度,确保其符合试验要求;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试验箱内的环境条件。试验参数设置
根据扁电缆的实际使用环境和相关标准,设置光照强度、黑板温度、相对湿度、喷淋周期等参数。例如,光照强度可设置为(550±50)W/m²,黑板温度可设置为(65±3)℃,相对湿度可设置为(50±5)%,喷淋周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每102分钟喷淋18分钟。试验过程与检测
将扁电缆样品放入试验箱中,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老化试验。在试验过程中,定期取出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,测试项目与自然暴露试验类似。
紫外荧光灯老化试验
试验原理
紫外荧光灯主要发射紫外线,能加速扁电缆的光老化过程。与氙弧灯老化试验相比,紫外荧光灯老化试验设备成本较低,但只能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,对其他光谱成分的模拟效果较差。试验设备
紫外荧光灯老化试验箱,一般配备UVA - 340或UVB - 313型紫外荧光灯管。UVA - 340型灯管的光谱分布更接近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部分,适用于模拟户外自然老化;UVB - 313型灯管发射的紫外线能量较高,老化速度更快,但与实际自然老化的相关性可能稍差。试验参数设置
设置紫外光照强度、试验温度、光照和黑暗循环周期等参数。例如,紫外光照强度可设置为(0.76±0.02)W/m²(在340nm处),试验温度可设置为(60±3)℃,光照和黑暗循环周期可设置为光照4小时、黑暗4小时。试验过程与检测
将扁电缆样品放入试验箱中,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老化试验。定期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,以评估其耐候性。
热氧老化试验
试验原理
通过提高温度和通入氧气,加速扁电缆的热氧化老化过程,主要考察电缆材料在高温和氧气作用下的性能变化。试验设备
热空气老化试验箱,该设备可精确控制试验温度和通风条件。试验参数设置
根据扁电缆的使用温度和相关标准,设置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。例如,对于一些耐高温扁电缆,试验温度可设置为(120±2)℃,试验时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为7天、14天、28天等。试验过程与检测
将扁电缆样品放入试验箱中,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老化试验。试验结束后,取出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,如检测电缆的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、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的变化。
湿热老化试验
试验原理
模拟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,考察扁电缆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变化,如绝缘性能下降、金属部件腐蚀等。试验设备
恒温恒湿试验箱,可精确控制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。试验参数设置
设置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,如温度设置为(40±2)℃,相对湿度设置为(93±3)%。试验时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为240小时、480小时、720小时等。试验过程与检测
将扁电缆样品放入试验箱中,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湿热老化试验。试验结束后,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,观察是否有霉变、腐蚀等现象;同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,如绝缘电阻测试,以评估电缆的耐湿热性能。
